<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

        1. 首頁|新聞|圖片|評論|共青團|溫暖的BaoBao|青年之聲|青春勵志|青年電視|中青校園|中青看點|教育|文化|軍事|體育|財經|娛樂|第一書記網|地方|游戲|汽車
          首頁>>新聞 > 社會 >>  正文

          獨立思考敢于探索 聽院士講“從0到1”的故事

          發稿時間:2024-03-23 06:1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夏瑾 中國青年網

            王琦院士在《手指的魔法》新書發布會現場為小朋友簽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攝

            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做金黃色葡萄菌培育實驗時,發現器皿中有一處地方沒有長出金黃色葡萄菌,他立即意識到,可能有一種未知物質抑制了金黃色葡萄菌的生長,經過觀察,他發現殺死金黃色葡萄菌的是青霉菌。經過進一步實驗研究,他證實了青霉菌具有廣泛的、高強的殺菌作用,并從中提取出了現在臨床廣泛使用的青霉素。

            青霉素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在近期舉辦的中醫藥科技之光科普活動暨《手指的魔法》新書發布會上,對現場來自北京3所中學的260余名師生提出的問題。

            “青霉素的發現是一個‘從0到1’的故事?!蓖蹒f,“事實上,中醫藥和世界上所有科學一樣,也是‘從0到1’的過程?!?/p>

            什么是“從0到1”?

            王琦說,“從0到1”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它的核心是創新,是超越原有的知識經驗,創造、發現新的事物。

            從研究“人的病”到研究“病的人”

            王琦說,在39年前,世界上還只有5000多種疾病,到現在已變成55000多種,而且疾病的種類還在不斷增加。面對這么多種疾病,單純研究“人的病”遇到了不斷增長的難題,就必須轉變思維模式,超越傳統和常規的思維模式,尋找新的方向與方法,從研究“人的病”,轉向研究“病的人”。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億萬人群該如何分類呢?

            故事推到2000多年前的西方。為了抵制“神賜疾病”的謬說,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學說”,認為人體是由血液、黏液、黃膽、黑膽4種體液組成的。4種體液在人體內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氣質——血液占優勢的為多血質,性情開朗;黑膽占優勢的為抑郁質,性情憂郁;黃膽占優勢的為膽汁質,性情易怒;黏液占優勢的為黏液質,性情冷靜。

            在四體液理論誕生大約100年后,東方出現了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其中提出了“陰陽二十五人”理論,將人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

            四體液理論和“陰陽二十五人”理論都指明了一個方向,即人是可以分類的。但究竟如何劃分才是最科學的呢?為此,王琦花費了40年的時間,進行文獻研究、臨床觀察、流行病調查、表型研究和微觀實證,將人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共9種體質類型,并綜合了1441項研究、313個病種、84萬多例樣本,為“什么體質的人容易得什么病”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從而將研究“人的病”轉向了研究“病的人”,獲得“從0到1”的突破。

            “從0到1”需要轉變思維模式,王琦說,而這個過程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從研究過敏原到研究“過敏人”

            在治療過敏性疾病的問題上,中醫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什么是過敏?王琦說,過敏的定義是“免疫系統明顯參與的特異性反應”。當人體對無害物質(過敏原,如貓毛、牛奶等)產生異常反應,從而造成組織損傷或功能異常時,就會表現出各種過敏癥狀,如皮疹,面部、口唇水腫,打噴嚏,流清水鼻涕,咳嗽,呼吸困難等。

            對過敏性疾病治療的一般原則首先就是避免過敏原,其次是進行脫敏治療。

            然而,避免過敏原是難以做到的。王琦說,世界上的過敏原大約有兩萬多種,既有粉塵螨、艾蒿等吸入性過敏原;也有冷空氣、紫外線等接觸性過敏原;還包括牛奶、花生、海鮮等食物過敏原;以及青霉素、頭孢等藥物過敏原。如果只是對某種食物過敏,可以做到不吃這種食物,但如果是對螨蟲、花粉、紫外線等過敏原過敏,又怎么避免呢?

            脫敏治療的流程是:找到過敏原后,通過輸入特異性抗原來誘導對過敏原的耐受性,從而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癥狀。王琦說,這種治療方式也存在很多問題:不僅過敏原種類繁多,讓人難以應對,一個人還可能同時有多種過敏原,有些過敏原是無法實現脫敏的;此外,患者也可能對藥物濃度不耐受,治療過程還可能引發全身不良反應;過敏治療還存在周期長、療效不能持久、患者依從性差、治療費用較高等問題。因此王琦認為,治療過敏性疾病需要尋求新的路徑。

            在反復思考“同樣的過敏原,為什么有人過敏,有人不過敏”這個問題后,他首次提出“過敏人”的概念,將治療方案從“避免過敏原”轉變為“調理過敏人”,從調理體質入手,解決過敏問題。

            臨床證明,“調理過敏人”的效果非常顯著,一名有5年過敏性皮炎史的患者“調理”后再進行過敏原檢查,對治療前的11種過敏原都不再過敏,隨訪半年也沒有復發;一名20年不能見光的光敏性皮炎患者在服藥兩周后,過敏癥狀基本消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0到1”的過程要敢于質疑,勇于求異。

            從研究單一疾病到“體質土壤論”

            目前,醫學大多是對待單一疾病進行單一治療,例如治療高血壓就要降壓,治療糖尿病就要降糖……而王琦認為,某些疾病涉及共同的病理機制,與其治療單一疾病,不如調理這些疾病的“共同土壤”。

            王琦解釋說,某一體質對具有相似病機的某類疾病具有相似的易罹性,這一體質就是這類疾病發生的“共同土壤”。例如,肥胖、血脂紊亂、多囊卵巢綜合征、高尿酸血癥、糖尿病等都屬于代謝性疾病,多發于痰濕體質的人,那么通過調理痰濕體質就可以防治代謝性疾病。臨床證實,通過調理患者痰濕體質,患者BMI、體脂、腹圍、皮脂厚度,以及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發生了顯著改變。

            王琦介紹,中醫在研究人的體質的時候,先要研究外形——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愛不愛出汗,聲音爽朗還是低落,健步如飛還是弱不禁風,這些都是生命的現象,要綜合起來。生命是內外環境統一的呈現,是受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在生物體上表現出的特征。生命的表型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的表現形式。表型、基因型和環境這三者存在復雜的相互關聯,所以遺傳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多樣性,以及人所處的不同生命階段,都是個體差異性的來源?;谶@個理論,王琦進行了9種體質的表型研究,例如發現不同體質類型表現出不同的紅外熱成像特征敏感區域,具有不同的面部膚色、膚質等特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0到1”需要有復雜的系統思維,從多個層面去研究問題。要抓住本質,在無序中發現有序,在混沌中發現規律。

            推而廣之,任何事物都要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本質,解決問題,不斷探索與改進這樣的“從0到1”的過程。

            那么對于青少年來說,怎樣才能實現“從0到1”呢?

            王琦說,最重要的是轉換思維模式,培養科研思維,充滿好奇,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質疑,敢于想象。青少年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困擾我的問題是什么?目前的解決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未來有什么方向?“科學是沒有窮盡的?!蓖蹒f,“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環境里書寫歷史?!?/p>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獨立思考敢于探索 聽院士講“從0到1”的故事
          責任編輯:高秀木
           
          相關新聞
          加載更多新聞
          熱門排行
          熱 圖
          少妇下岗被迫献身,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2018国产高清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