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

        1.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國內 >> 正文

          我國腦膠質瘤首個靶向藥物獲批,背后是幾代人甘坐科研“冷板凳”

          發稿時間:2024-04-29 16:54:00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在近日舉行的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通報說,4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由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江濤院士團隊和北京鞍石生物科技公司共同研發的1類創新藥伯瑞替尼腸溶膠囊(以下簡稱伯瑞替尼)用于腦膠質母細胞瘤,這是我國在腦膠質瘤MET靶向治療領域首個完全獲批的小分子靶向藥物。

            這也是全球首個批準上市的用于治療腦膠質瘤的小分子靶向藥物,標志著我國先于其他國家進入腦膠質瘤精準診療模式。

            李昂強調,這一業內首創新藥的成功,是由臨床專家發現致病基因,并由創新藥企業負責轉化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來北京市醫療健康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的樣本。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濤看來,近年來,北京市和他所在機構在體制、機制方面的系列創新,讓他和他年輕的團隊有坐住科研“冷板凳”的可能。

            江濤院士有著雙重身份,既是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也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主任,這樣的雙重身份使得他能統籌臨床和科研兩個領域,帶領一批年輕人20年如一日深耕惡性腫瘤的診療領域。20年前,江濤組建研究團隊時40歲出頭,其他成員都不足30歲。

            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成人顱內惡性腫瘤,很難通過外科手術做到徹底切除,即使經過手術和放化療,仍面臨致殘、致死率高的困境,且復發率高。數據顯示,高度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5年總生存率不足10%。

            江濤說,這種疾病也是神經外科領域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如何突破傳統治療手段,破解腦膠質瘤患者致死、致殘率高的難題,是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給伯瑞替尼的研發路徑做一個時間軸,值得標記的時間點肯定有2004年、2014年。

            2004年,江濤院士團隊發起了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計劃(CGGA),在后續的若干年,CGGA數據庫被國際上175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用作科學研究。

            每個人平均有超過兩萬個基因,通過這個世界最大的腦膠質瘤數據庫,江濤帶領團隊,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在茫茫的基因組中尋找最關鍵的信息。

            2014年,團隊基于這個數據庫找到了導致腦膠質瘤惡性進展與復發的關鍵融合基因PTPRZ1-MET,2021年融合基因PTPRZ1—MET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是44年來被唯一納入的中國成果,也是目前國內神經腫瘤領域唯一改寫世界指南的一項工作。

            這一關鍵發現,也是靶向藥伯瑞替尼研發的基礎。在醫學上,這是很經典的精準醫學思路,找到一個靶點,再給予精準靶向抑制。

            2012年,27歲的胡慧敏加入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時,剛剛博士畢業,專業是發育生物學。她記得當時,研究所招收的博士大多數是交叉學科背景,有生物學、工學、計算生物學等學科。在她看來,找到融合基因PTPRZ1-MET,看起來像是在尋找靶點的過程中意外挖到了大金礦,但實際是研究團隊交叉學科建設的成果。

            剛加入江濤院士團隊時,胡慧敏也下了幾年苦功夫。她說,第一次參加團隊的組會時,江濤就提醒說,雖然她的專業背景很好,但要把神經腫瘤的基礎補上,至少要用一兩年。胡慧敏拼命讀文獻,從一開始鬧不清膠質瘤的分型到后來對膠質瘤的基本病理都了然于胸,甚至常用膠質瘤細胞系攜帶什么突變都可以脫口而出。

            胡慧敏說,她加入江濤院士的團隊10多年間,江濤一直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慣例,每周四下午,團隊所有成員聚在一起讀文獻進行頭腦風暴,每次設定不同的主講人、點評人,通過這種方式,把研究所做基礎研究青年人的和醫院年輕的臨床大夫的深度融合,相互啟發。

            在江濤院士的團隊里,基礎研究和臨床是伯瑞替尼研發的兩翼,天壇醫院神經腫瘤外科5病區副主任保肇實博士一直在臨床這一側攻堅。他和胡慧敏年紀相仿,是江濤的學生。

            保肇實說,他的工作是負責PTPRZ1—MET的靶點識別,以及臨床試驗設計、入組病人管理,以及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等。他坦言,在這個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最難的是,小分子靶向藥物如何透過血腦屏障,作用到顱內腫瘤。唯一的路徑就是“白加黑”不斷進階:江濤院士帶領團隊,白天手術,夜幕降臨后就進實驗室。

            熟悉江濤的人都知道,生活很“枯燥”。不出差的時候基本就是白天出門診、上手術,晚上和周末泡實驗室、開組會,經常凌晨5點起床看最新的文獻。他幾乎沒有什么業余生活,有人問起他時,他總是說看文獻就是最大的愛好。

            對生物學背景的胡慧敏來說,研究所一開始的條件并不盡如人意,實驗室只能進行簡單的細胞培養。而PTPRZI-MET 序列很長,有4000個堿基,屬于分子克隆上很難操作的片段,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何克隆出這個融合基因是團隊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江濤帶著年輕人一邊進行實驗室建設,一邊開展國際領先的創新性研究,經過反復摸索、調試儀器設備配置和技術參數,最終建立了精準診療藥物研發平臺。

            “幾乎是平地起高樓”,胡慧敏這樣比喻。

            在全部1-3期臨床試驗中的第一個入組患者給保肇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位復發的IDH突變的高級別膠質瘤患者,經過兩次手術和放化療后,仍然復發了,用了伯瑞替尼4周后,腫瘤明顯縮小,復發后生存期是平均生存期的3倍。

            更為重要的是,江濤院士團隊發現的融合基因PTPRZ1-MET以及這種基因的作用機制,這道“謎題”的破解不僅造福腦膠質瘤的患者,對于腦轉移癌患者也可能是新的福音——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適應癥中,這種藥物可以“用于治療具有MET 外顯子 14 跳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使用伯瑞替尼的復發腦膠質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長2倍,2年死亡風險降低40%。

            據李昂介紹,天壇醫院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開展醫學創新和成果轉化改革的試點,醫院出臺了院內成果轉化制度規范,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路徑更加清晰,激勵機制完善,提升了效率。

            能有這樣的成績,在胡慧敏看來,既有江濤院士的領頭羊作用,也有北京市和研究所對年輕人不斷的扶持,比如有持續的、打底的經費可以作為年輕人坐住冷板凳的保障,還有政策創新能支持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9日電

          責任編輯:紀佳琦
           
          少妇下岗被迫献身,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2018国产高清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