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評兩會丨如何把握兒童性教育讀物的“尺度”

發稿時間:2024-03-10 11:0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談性色變,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近年來,如何讓性教育告別“尷尬”,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受到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

  隨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性教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小事,而是對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受傳統觀念等因素影響,性教育的開展卻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的學校并未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而是讓其他學科老師“代講”;有的老師和家長心理上仍覺得別扭,只是淺嘗輒止地糊弄式講解,孩子們聽得云里霧里;還有的老師想開展專業教育,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教材。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衢州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陳瑋就繼續關注“兒童性教育”,提交了一份《關于盡快研發和出版兒童性教育繪本的建議》。她指出,目前,我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等法律文件中,均明確提出要對兒童進行“性教育”。將性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對于提高兒童本身的生殖健康水平,加強性別平等意識,預防兒童性侵害等,都能起到積極作用。全面的性教育實際上是尊重兒童的基本權利。

  那么,如何把握好兒童性教育讀物的“尺度”,讓孩子們接受到真正科學專業的性教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撥通了陳瑋代表的電話。

  在接受采訪時,陳瑋代表提到了一個特別的數據變化。她從2020年開始做兒童性教育調研,原來,有80%的家長都拒絕孩子接受性教育,如今,只有10%-20%的家長持抵觸態度。很多家長比較年輕,接受新生事物也很快。當面對孩子慢慢長大,提出一些問題,他們發現自己知識儲備不夠時,會主動去了解、學習相關知識,并講給孩子聽。其實,社會認知的變化、觀念的進步正是這樣慢慢發生的,當更多人秉持客觀理性、尊重科學的態度看待性教育時,也就不會談性色變了。

  感謝觀看本期青評兩會,我是中青報數智主播冠青,讓我們一起關注兩會時刻。

  中國青年報社 出品

  評論員:任冠青

  采訪:任冠青

  剪輯:周冠伶

  視覺包裝:張巖 李晗

  封面制作:實習生 劉奕蕾

  本次播報由中國青年報“青年語料庫”支持

責任編輯:白珂嘉
少妇下岗被迫献身,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2018国产高清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