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

        1. 中國青年網

          新聞

          首頁 >> 國內 >> 正文

          中國北斗用自主創新挺起國人脊梁 衛星導航不再受制于人

          發稿時間:2021-12-09 05:50:00 作者:邱晨輝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北斗沒有新聞,可能就是最好的新聞。

            到今天,屬于中國人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已經建成并開通一年多。在北斗三號工程地面運控系統總師陳金平看來,北斗系統運行穩定、服務連續不中斷,是向全球用戶的承諾,也是一個底線問題。

            守護這條“底線”的,主要是他所在的北京衛星導航中心地面運控系統團隊。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志北斗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后轉入長期管理模式。與火箭發射現場的震撼景象、測控現場的擁抱和掌聲相比,北斗地面運控系統機房略顯平靜。伴著空調、設備的運轉聲,總師專家如往常一樣緊盯熒屏,關注著系統的運行狀態。

            作為北斗地面運控系統研制建設“國家隊”,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6歲的團隊先后承擔過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地面運控系統研制建設任務,為我國衛星導航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作出重大貢獻。他們是新時代北斗精神“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最佳寫照之一。

            2010年,北斗全球系統批準立項。在一些人看來,北斗二號已經具備了高精度定位導航能力,北斗三號不過是多發射幾顆衛星,擴大服務區域。然而,系統建設不是簡單的迭代更新。

            在總體設計方案評審會上,有關北斗導航電文參數解算問題引發爭論,多數人主張采用與GPS相同的技術體制,但陳金平卻認為,導航通信多業務一體化融合更適合北斗系統,拍板之前,他說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我們要走,就要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p>

            之后,他們一次次嘗試,最終經過6年科研探索,建成試驗衛星系統。

            陳金平告訴記者,北斗三號作為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戰略的最后一步,與北斗二號相比有著巨大的歷史性跨越——不僅導航服務擴展到全球,定位精度也要趕超GPS。

            按照工程總體規劃,2017年7月要完成初始系統建設。當時的現實情況是,全球系統研制建設隊伍尚未確定,沒有設備,甚至連機房都沒有。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初始系統需要建設幾年,而他們要在8個月內實現這一目標。

            起跑即沖鋒,研制團隊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北斗一號熱火朝天的建設時期。

            一批批技術人員登島礁、赴荒漠、上高原,有的隨船出海數十天,有的在高寒山上一住半個月,為的就是得到一組組測試數據。他們當中,有從事北斗事業20多年的專家高工,有孩子剛出生的年輕骨干。他們在冰天雪地的漠河裝站,在風起云涌的海上測試,風雨兼程只為建成北斗。

            年輕的助理工程師路子洋,坐在去往西藏那曲的火車上,曾望著山上那句“我不吃苦誰吃苦,我不奉獻誰奉獻”的標語感慨地說:“作為北斗人的責任感自豪感油然而生?!?/p>

            “大家心里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后墻不倒,按期建成初始系統?!北倍啡柕孛孢\控系統副總師趙金賢說。

            上百次試驗之后,這支團隊首次實現了星地星間數據聯合定軌與時間同步,首次實現衛星級信號分集融合處理……一個個“首次”,不斷向世界彰顯了中國智慧。

            “國外對我們技術封鎖,怎么辦?自己干!”研制團隊相關負責人回憶,當時整個團隊咬緊牙關,全力啃下了自主創新這塊“硬骨頭”。

            如今,北斗系統核心部件國產化率已提高至100%,一系列技術瓶頸被相繼攻克。該負責人說:“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有原子彈,現在我們有原子鐘,北斗因自主創新而挺起了國人的脊梁!”

            “這是中國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發展大國重器的又一次勝利?!北倍啡栃l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說。

            北斗三號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航天系統,僅地面運控系統就涉及幾十個地面站、200多個分系統、3萬余臺套設備和幾十家研制單位。運控系統的協同運行需要各環節嚴格按照技術指標運轉來實現。

            2019年7月,團隊接到通知,要緊急進行某項服務首次聯通試驗。原本計劃兩個月完成的工作,突然要求在7天內完成。五大分系統、40多個地面站、上百個接口,每個步驟都是關鍵點,單點出錯,全盤皆輸。

            聯試方向主任設計師郭睿最清楚其中的難度,但他二話沒說,接受了任務。7天時間里,他每天要接打上百個電話,組織幾十家單位幾乎不間斷地進行視頻會議。

            一次,在路上想問題出了神,郭睿竟撞上電線桿。大家開玩笑說:“你這顆螺絲釘可不能撞壞了,我們這臺大機器的運轉少不得你這一環?!?/p>

            就這樣,在統一調度下,分布在全國幾十個城市的近百位團隊成員和技術人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終于迎來試驗驗證的時刻。

            數據采集正常!信號聯通正常!定位精度正常!首次大聯通試驗成功……看著監控界面上閃出的一串串綠色文字,郭睿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他說,一個小小的熒屏,連接的是上千個信息的流轉、上萬臺(套)設備的配合,還有團隊成員緊密相連的心。

            那段時間,主機房夜夜燈火通明。由于時間緊迫,地面運控系統機房建設與工程研制不得不同步進行:樓內外遍布腳手架,地上堆滿建筑材料,耳邊充斥著切割機的尖銳轟鳴。穿梭在老機房的狹長通道里,研制人員忍受著從墻洞灌進來的冷風,一天下來全變成了“灰人”。

            機房門口的白板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分系統進度計劃和一連串的聯調聯試任務,無聲催促著每一個人。地下室沒有正式供電,他們打著手電筒連夜排查故障;樓里的洗手間沒有建好,大家選擇盡量少喝水省去上廁所的時間。

            一次,高工黃雙臨看到剛進場的新設備落上了瓦礫和墻灰,就邊用手擦著邊念叨千萬不能把設備給弄壞了。從那以后,她每天離開機房前都要把設備清潔一遍再罩上布套。

            老一輩的北斗建設者在吃風沙、住鐵皮的情況下完成了一項項創舉,新時代的北斗人同樣在吸灰塵、扛噪音的環境中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了1年15顆星高密度組網連戰連捷,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史的奇跡,被稱贊為“中國速度”。

            時間在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北斗人攻堅克難、自主創新的精神和初心。

            如今,這支團隊的工作重心已經由研制建設轉換為系統服務保駕護航。他們也有了新的目標:到2035年建成更泛在、更融合、更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以更強的功能、更優的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正如北斗系統高級顧問孫家棟院士所說,北斗衛星除了上天之外,更需要“落地”,需要跟經濟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發揮更大的效益?!耙痪湓?,航天最終要造福老百姓?!睂O家棟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高秀木
           
          少妇下岗被迫献身,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2018国产高清在线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mark id="dbctz"></mark>

          1. <mark id="dbctz"><kbd id="dbctz"></kbd></mark>

          2. <menu id="dbctz"></menu>